3d全息投影公司-云视图研

国内业务:16675576380

技术咨询/项目交流/预约参观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息互动教室服务双高建设 实现智慧教学场景落地

2025-07-28

近日,随着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教办〔2025〕3号),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进入系统性重塑阶段。该文件在总体要求中提出“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并明确通过建设泛在可及、智慧联通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方式的整体数字化升级。这一政策导向,为包括“云视图研”在内的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与现实契机,特别是在服务“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计划”)方面,全息互动教室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推进智慧教学的重要支撑工具。

在传统教学场景中,职业教育尤其是实训课程,常受限于设备成本高昂、操作空间受限、异地资源难共享等问题。全息互动教室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凭借裸眼3D、远程互动、多点同步等技术优势,为实训教学带来了更为真实、沉浸、交互的感官体验。其核心不再是“替代”,而是“重构”——重构教学空间形态、教学组织方式以及学习行为模式,最终达成“智慧教育”的真正落地。

文件中提到的“推进‘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常态化应用”“探索建设云端学校、未来学习中心”,对教学场景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在线直播层面,而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集成化、交互化、智能化”升级。这一目标,与全息互动教室的建设逻辑天然契合。它不仅可以实现多校区之间“同上一堂实训课”的教学协同,也能在教师异地授课时,通过等比例、立体化投影呈现,使学生如同面对面交流般感知讲授者的语言、动作与情绪,显著提升学习参与度和课堂实效。

在教学评价机制改革方面,《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机制,并推动教学全过程的伴随式数据采集。全息互动教室系统通过内嵌的教学行为分析模块,可实现学生学习轨迹、互动频次、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实时采集与分析。这种“边学边评”“边教边调”的机制,为高校教师精准施教提供了支撑,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根本上推动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智能升级。

云视图研依托其自研的全息投影引擎与远程实时建模系统,在多个项目中探索全息教室的教育落地路径。例如,在江苏某高职院校,云视图研打造了覆盖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全息交互实训教室,通过真实病例数据与AI模型的三维重建,使学生能够在无风险环境中开展临床演练。再如,在某西部职教集团内的跨校区多专业课程联动中,云视图研的全息系统实现了“师资资源共享+实训教学同步”,有效破解边远地区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痛点。

回顾“教办〔2025〕3号”文件中的战略部署,从教育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到教学方式的深层次变革,从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到数字资源的标准化、体系化整合,全息互动教室无疑正处在这一进程的关键交汇点。未来,随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如何将全息互动教学模式更好嵌入“双高”建设、审核评估和产教融合的实践中,将成为下一阶段教育技术创新的核心命题。

在这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教育转型期,云视图研将继续以技术为笔,以课堂为纸,书写属于智慧教育场景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