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全息3D技术初体验:是虚拟的物体,但看起来却非常真实
前两个月,我跟随学校考察团一行来到了云视图研全息教室的研发公司进行考察,首次看到了这种全息虚拟3D呈现技术,当时一个虚拟的3d心脏却非常立体真实的在我眼前旋转,由小极大,当它被放大到比人还高时效果非常震撼,很有沉浸感。仿佛“真实元素”以具有空间性的方式移动到了课堂之上,这使得我们一行人都兴奋的讨论了起来。大家都纷纷爆出了该技术在课堂上怎样加以利用的创意想法。其实来之前我们也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全息教室的视频和图片,但真正到达现场时感受确实不一样,我想可能是因为在视频中看不出这种虚拟内容的三维空间感,故而产生了一些体验差异。
心潮澎湃的全息虚拟老师舞蹈
正在我们私下谈论的时候,课堂空间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红衣服的老师,她正在跳舞,当时我吓了一跳,因为这个老师的确很真实,我第一反应是在想这个老师是什么时候“上场”的?此时主持人老师介绍说这个老师是录制好的全息虚拟人像,我们才恍然大悟。仔细一看才发现端倪,不得不说全息人像做到了真假难分的技术效果。
“人像空间移动”的远程教学功能
随着主持老师的演示,来到了我更加感兴趣的部分即全息教师中的远程教学的模式!在跳舞老师消失的同时主持老师的虚拟人像出现了,她可以跟我们进行实时的互动,也模拟了远程授课时候的使用方案,与大屏幕视频直播不同,全息教室对人像呈现的三维立体感,可让观者感受到远方老师人像“具有空间感的立体移动效果”。因为我个人平常要往返两个校区进行上课,老校区距离我住所较近,新校区却比较远,这让我感觉通勤很奔波。而据研发团队介绍全息教室的远程功能可以实现让教师在老校区上课,与此同时新校区的学生也能看到我的实时教学立体影像,这一点非常实用。
关于教师活动即教学空间的拓展性思考:
以上就是我首次接触到全息教室一些体验,而这次考察让我非常期待全息教室这项技术的发展,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念想。在回来的路上我也产生了关于全息教室这种新型教学技术的一点思考,尤其是在教师教学空间的拓展性的方面。首先是物理距离上的突破,在传统教室中,我们的讲课空间只有方寸之地,而使用全息教室后我们便可以实现随时跨地域上课,老师成为了随时随刻可出现的角色。从传统的“固定讲台”实现了“全域覆盖”。同时,教室可以利用这样的远程方案进行跨地区、跨领域的课题研究,方便学校老师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同堂研讨。全息教室这类信息技术传播的发展确实推进了教育形态的变化,诚然,如何合理的加以利用这些技术也成为了教育者的共同挑战。
在空间上更是得到了“无限空间”,教育者的教学内容也因此得到了延展。比如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实验内容都可以在课堂上全角度呈现,这样不仅让教学更有效率,利用真实的元素细节优化构建更有感染力的课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