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智慧教育和全息技术,两者之间如同默契的舞者,共同演绎着教育变革的壮丽乐章。回首历史,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构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愿景,其中智慧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让我们探讨智慧教育与全息技术在引领未来教育创变方面的深度融合。
云视图研全息教室模式教学场景
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构建智慧社会的目标,冯契教授在哲学思想中解释了智与慧的关系,强调了道、法、术、器的兼备作为最佳策略。这为我们提供了智慧教育的理念基础,即将“道法”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
智慧教育,以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为基础,借助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旨在培养具备良好品性、强大行动能力、优秀思维品质和深刻创造潜能的人才。其原则包括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
为了实现智慧教育的理念,必须以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的”学习环境。这包括智慧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实验室、创客空间、全息教室和智慧教育云等组成的智慧基础设施。在这一环境中,智慧的教学法是关键,如差异化教学、个性学习、协作学习、群智学习、人境学习和泛在学习等。
智慧教育的评估也需要走向智慧化,采用基于数据的、全程化的、多元化的、多维度的、主体化的、可视化的、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的评估方法。这一转变的核心目标是以培养智慧型人才为中心,将“人”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
全息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代表,与智慧教育形成了紧密的关系,为教育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党的十九大构建的智慧社会中,全息技术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全息技术通过利用光学、计算机图形学和投影等技术,实现虚拟的三维图像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它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高互动性与参与度、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等方面。
智慧教育和全息技术之间的衔接可以通过将全息技术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推动个性化学习体验等方式实现。这将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智慧教育与全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教育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理念引领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智慧教育的实践,我们将为社会培养更具智慧的人才,推动教育走向以人本智能为核心的智慧时代。
参考文献:
祝智庭, & 胡姣. (n.d.).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教育学在线. http://epc.swu.edu.cn/info/1088/1875.htm